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什么是“海外反华势力”?2

作者:沈敏特|来源:文摘|日期:2011-12-28 08:30:08

她既非政府代言人,又不是政治学者,她的那几句话也不知是道听途说从哪儿飘到她的耳朵里来的,而她只是说说,说过了也就撇在一边,又去忙她自己的事儿(包括吃喝玩乐)去了,若不因为她是艳星,是没有记者会把她的话搬到报纸上去的。

就像我们中国很多老百姓天天骂“美帝”,只要不是正式的“政府的外交行为”,美国人从未当作“出了大事”一样,你骂你的,他过他的日子;可这位艳星,在中国却是声名大振,成了“声讨”的对象,一下子成了真正的“大人物”。我真不知道,这样的“声讨”,是抬举了我们,还是抬举了这位艳星。在美国,没有哪个政治集团会在政治上依靠这位艳星,要请她来代表,她充其量是娱乐新闻中出头露面的角色。并且,由于年龄,我已知她在娱乐新闻中也早就“过气”。把她当作“声讨”对象,等于给她做了一次免费的广告,真是千年难得的“抄作平台”。

据我所知,美国百姓的政治文化和我们的政治文化,理念迥然不同。第一、在美国百姓的心中,当政的政客或政治家是他们主要的批评对象,所以“总统上台,天天挨骂”(不但口骂、文骂,还有漫画骂)是家常便饭,绝不是什么了不得的“政治事件”;加上美国总统四年一选,总统挨骂也不会引起“篡党夺权”的联想,大不了影响连选连任,绝不会下台就成了什么“分子”。所以,扯到中国政治,他们习惯性地说几句和我们习惯性的“歌颂”不同调的言论,不是什么大事。把他们看成“海外反华势力”,一是打击面太大,二是太高看他们了。第二、美国的报纸不代表官方,在报纸上发表什么言论也不代表报社。就像凤凰台经常播出的一条标语,“嘉宾言论,不代表本台意见”。所以,艳星的言论,官方和报纸都不负责任。除非艳星亲自出面来道歉,谁也无关。可我们如此兴师动众来“声讨”,换来一个艳星的“sorry”,是“政治大丰收”吗,成本与产出对称吗?所以,我再一次不懂了!

我很困惑,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事儿,完全可以自己面对,自己研究,自己解决,却非得抬出“海外反华势力”,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根据?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高估“海外反华势力”的人数和能量,连汶川地震碰到的问题,也要含着眼泪请出“海外反华势力”,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献策?而“海外反华势力”魔力虽大,只要一提它,咱们就得饭不吃,话不说,事不做,却又容易对付,只要来一个“淡化”,咱们就旗开得胜,万事摆平?

我更不懂的是,所谓“海外反华势力”应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,如是哪个国家,哪个国家的哪个集团,哪个国家的哪个集团的哪个人物,我们只有搞明白了,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以有效的应对或反击;可对于我们这些草民来说这个“海外反动势力”常常是看不见,摸不着,就像小时候大人吓乎小孩的那个“大老虎”,一听说“大老虎要来了”,小孩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,再也不敢哭出声来,却从来不知这个“大老虎”是什么模样的,它成了一道仅仅是令人感到恐怖,马上举手投降的符咒。

值得庆幸的是,我们还是有长进的。最近广东的乌坎事件,起初当地政府定性为“境外势力干扰”,不料这道符咒竟未生效,后来广东省派员撤消了这个定性,实事求是地面对了真相,才使这个事件有所缓解,获得了彻底解决的可能性。

我要补充强调的一点是,若是真有“海外反华势力”实实在在的插手,我们一方面公开应对,师出有名地反击,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,必须冷静的研究和思考:为什么“海外反华势力”能够插手,为什么插手有效?辩证法的一个常识:外因只有通过内因,才能生效。一股脑儿的归因于“海外反华势力”,然后高奏凯歌,班师回朝,那是自欺欺人的胜利。
(摘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